親愛的家長:
您好,看完請貼在小記本封面背後供參。
語文包含聽(聽故事等)、說(說出完整的句子等)、讀(閱讀文章、作品等)、寫(寫出自己的心得、感想等)四部分,前三個部分孩子有了最基礎的能力,但第四項則相當欠缺,孩子學習國字已有一段時間,老師希望他們能在週末寫一篇「小記」,一方面練習寫作能力,一方面也讓師長瞭解孩子的生活狀況、與同學相處情形。
因為這是新的嘗試,所以需要家長給予協助,但也不希望過度指導,變成親子雙方的壓力。
以下題材可作為小記內容的參考:
一、學校發生的喜、怒、哀、樂(自己或他人),擇一好好加以描寫。
二、假日在家或出遊發生的趣事、傷心事……。
三、安親班、才藝班發生的事。
四、所見所聞感想抒發。
五、新聞事件的心得發表。
六、其他較特別的事。
基本上以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,不用文謅謅,以通順、有頭有尾、用字正確為主要原則。剛開始字數希望能在五十字以上,慢慢上手後,可以增加文章的長度與深度。
原則上每週以一篇為原則,每週一交出。文章題目先空四格,每段先空二格再書寫。建議剛開始能在紙上打草稿,寫上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、感受等內容,再串連成一篇完整的作品抄在小記本上。如:
人:爸爸、媽媽、弟弟、我。(亦可簡稱全家人)
事:出去玩
時:星期六早上
地:宜蘭
物:換洗衣物、零食、相機……(擇重要的物品書寫)
感想:愉快得不得了,好像快飛到天上去一樣、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再玩一次、要寫出真摯的情感表現,而不是千篇一律以「我今天好開心」作為總結……
上述只是基本骨架,接下來必須在骨架長出實質的肌肉,如在旅途中、生活中看到、聽到、想到、摸到、聞到、吃到、玩到、說到、讀到什麼,一一分門別類描寫,再加上相關的形容詞、成語等,不僅讓文章具可讀性,也能學習到文字之美。如果每篇小記都能紮紮實實練習,相信一定能言之有物。
孩子的能力無限,希望家長能在身邊指導陪伴,待基本能力建立後,他們就能順著學習的鷹架自己慢慢學習、往上爬,就如小孩小時候需餵奶、換尿布,但現在他已能自己拿湯匙、筷子吃飯,成長階段有父母的呵護指點,他們可以走得更穩、更快、更好。
此外,如果經濟能力許可,可為孩子訂國語日報,因為有注音方便孩子閱讀、順便識字。如果不允許可以到鄉立圖書館讀報區閱讀。當然也可以在網路上閱讀優良作品,達到見賢思齊的作用。
孩子的成就師長同感驕傲,寫作能力的建立,未來不論升學、就業、生活都用得上,讓我們一齊為孩子加把勁,不怕累、怕麻煩。
讚
回覆刪除